诸葛亮笑着摆摆手,浑然不惧的走上前,看了眼孙暠、凌统几人,就好似没看到他们手中之刀一样。
“贵使此言何意?”
张昭压着怒意,死死盯着诸葛亮道。
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被眼前这位年轻人骂厚颜无耻之徒,关键还是群骂,张昭他们如何能忍受?
“公不知?”
诸葛亮故露疑惑,看向张昭反问道。
“不知。”
张昭冷哼道。
“孙叔弼为何会被俘?”
诸葛亮似笑非笑,盯着眼前众人道:“那还不是吴侯背信弃义在前,趁我军在北与国贼交战下,冒天下之大不韪,不顾江淮之地百姓生死,擅自出兵偷袭庐江郡!”
“想当初国贼袁术于寿春僭越称帝,此举引得天下大震,曹司空奉天子之名,出兵征讨不臣国贼,当时响应者如云,其中就有吴侯,可据亮所知,吴侯当初是响应讨袁不假,可却按兵不动许久,在局势明朗下才出兵去攻打的广陵郡吧?”
“而我家公子呢?以南阳郡一地便响应讨袁,甚至在此期间,还遭刘表袭扰,可即便是这样,我家公子也是积极的讨袁,先赴汝南,后入九江,直至与讨袁大军汇于寿春城下!!”
“彩!!!”
“善——”
诸葛亮话音刚落,夏侯儒、蒋济、董恢、马良、胡质、周不疑等一行人,纷纷是出言叫好起来。
孙策脸色难看至极。
张昭、张纮、吕范等一行人表情各异,不少都是带着怒意去看诸葛亮的,对于这些诸葛亮感受到了,但是他却好似没看到一般。
‘唉。’
不过诸葛亮心底却轻叹一声。
说实话他是不愿搅和这些的,但是他现在代表的是征东将军府,这个时候他跟征东将军府是一体的。
如果说面对江东的发难,他没有任何表示的话,曹昂的名望固然会受到损失,可他诸葛亮也一样会受损的。
对自己怎样,诸葛亮不在意,但是这要影响到诸葛一族,那就是他不能接受的了。
诸葛亮不想与曹氏有太多羁绊,可眼下随着时间的推移,两者间的羁绊是越来越深了。
“哼!!”
在诸葛亮思虑之际,一道冷哼声响起,接着孙策起身就转身朝堂后走去了,显然这刺激到了孙策。
“主公!!”
“伯符!”
“将军——”
在道道喊叫声下,孙策头也没回。
孙策心底是压着怒的,他怕他待的久了,会遏制不住杀诸葛亮的心,但今下的形势,还不能做如此刺激曹昂的事。
毕竟江东内部的形势不太好。
这场会面就这样不欢而散。
……
“真是痛快啊,孙策他们的脸色是真难看。”
“谁说不是啊,先生到底是先生。”
“如今看来啊,这次江东之行只怕是不成了。”
“管他呢……”
夜幕降临下,蒋济、董恢、马良等人的声音,在堂外响起,尽管已经回来很久,可每每想到今日发生的种种,他们就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江东这边实在是太气人了!!
明明想要联姻,修复两方关系的是他们,可现在呢?却在这里颠倒黑白了。
也是这样,使得他们的内心深处,对诸葛亮格外敬佩。
当着那么多人的面,尤其是孙暠等人还亮刀子了,但却是丝毫不惧的,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出来的。
跟诸葛亮,他们此前接触是很少的。
尽管诸葛亮长的很高大,长的也很英俊,但是在他们潜意识下,认为诸葛亮是文士,一般场合或许不露怯,但是在那剑拔弩张的场合下就不一定了。
要知道他们初跟曹昂随军参战,见到那血腥惨烈的战场时,说实话内心是惧怕的,毕竟此前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。
但是诸葛亮的表现却超出了他们的预料。
太稳了。
太平静了。
彼时,在正堂内。
“先生,不行我等离开江东吧?”在看了眼堂门处,夏侯儒表情正色,看向闭目养神的诸葛亮,“孙伯符他们摆明就不想跟我军联姻,今日发生的事恐还会发生,既然是这样……”
“眼下还不能走。”
诸葛亮缓缓睁开眼眸,语气平静道:“如果走了,那就会被孙伯符他们利用,这反倒会对我征东将军府不利。”
半道而终,这可不是诸葛亮的性格。
既然来了江东,即便不能促成双方联姻,那他也要光明磊落的离开江东,而不是像夏侯儒讲的那样灰溜溜的离开。
“可是……”
夏侯儒欲言又止。
“据我所知,孙伯符之弟孙仲谋,此前是叫朱治举为孝廉,如今还在这秣陵待着吧?”在夏侯儒的注视下,诸葛亮开口道。
“是。”
夏侯儒沉吟刹那,随即点头道。
“那要是由扬州刺史丁斐,为其举为茂才,你觉得此事会在江东引起影响?”诸葛亮反问道。
夏侯儒双眼微张,略显诧异的看向诸葛亮。
“亮写封信,劳烦将军派人急递至寿春。”诸葛亮伸手示意道:“既然硬的来不了,那就来软的,对孙伯符而言,孙仲谋被举为茂才,此事对他富春孙氏可不是小事。”
“那是自然!”
夏侯儒当即道:“孝廉多见,但茂才少见,富春孙氏底蕴不足,若孙仲谋能以举茂才出仕历练,这对其在江东是有不一样的影响的。”
“可是先生,如此一来的话,这对孙策未免太好了吧?”但讲到这里时,夏侯儒却露出了疑惑之色。
茂才的含金量,在今下还是很高的。
如果孙权真能举为茂才,那影响到的不止是他本人,对于富春孙氏也是有影响的。
“但要是能促成两方联姻,这势反倒对我方最为有利。”在夏侯儒的注视下,诸葛亮微微一笑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