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世子稳重点 > 第660章 分兵缓击

第660章 分兵缓击(1 / 2)

第660章分兵缓击

宋军破河间府数日后,消息终于传遍天下。

世人皆惊。

这场战事对天下造成的影响,足以在史书上浓墨重彩书就。

因为这是大宋自太宗突袭幽州兵败后,百年来第二次以主动进攻的姿态,再次发起的收复燕云之战。

而且,这场战事的结果是大宋收复河间府,辽国统治百年的燕云十六州,被赵孝骞率领的宋军狠狠敲开了一丝裂缝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道裂缝将会越来越大,辽国是否能保住燕云其他的城池土地不失,已然成了天下人争论的焦点。

不在局中,不知局中事,世人的争论终究只是纸上谈兵。

他们看到的不过是结果。

捷报飞传,大宋臣民震惊之后,举国城池皆欢呼庆贺。

燕云十六州,是整个大宋帝王臣民的执念,它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城池土地和战略要地,更代表着这个国家失去百年的尊严和体面。

如今,河间郡王赵孝骞,率麾下十万精锐之师,将大宋的尊严体面要回来了。

捷报所经之地,大宋城池乡镇臣民敲锣打鼓,说话的底气都比以往强硬了许多,腰杆子不觉挺直了,一种看不到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东西,正在大宋臣民心中悄然滋长。

可以称它为“骨气”,也可以称它为“脊梁”,这一战的意义在于,它给大宋臣民的身体里注入了一股全新的蓬勃的力量。

燕云其中的一座城池被宋军攻破,已极大地鼓舞了大宋臣民的士气,反之,辽国的契丹族人却一片惊惶哀呼。

一个国家到底行不行,普通百姓是不知道具体数据的,但他们能清晰地感知到周围环境的变化。

如今的辽国,早已在走下坡路,这是所有契丹人看得非常清楚的事实。

只是契丹人没想到,下坡路竟已开始加速,没人能力挽狂澜。

河间府被宋军轻松攻破,那便意味着燕云地面上其他的城池和土地,也能被宋军轻易占领。

曾经天下无敌的辽军铁骑如今仿佛中了邪似的,明明看似那么强大的武力,那么多勇敢无畏的契丹勇士,可偏偏遇到宋军便如泥捏纸糊一般,简直不堪一击。

所以,这天下究竟怎么了哪里需要反思

然而,辽人来不及反思了。

郭成投入赵孝骞帐下后,宋军的后方终于有了定海神针,赵孝骞没了后顾之忧,当即擂鼓聚将。

斥候来报,辽帝耶律洪基征调的二十余万兵马已在辽国大定府集结,正朝南京析津府方向开拔,估摸五日后到达。

宋军十万,对辽军二十万,不是调侃玩笑,优势真的在我。

河间府城外,宋军大营帅帐。

赵孝骞坐在首位,看着帐内将星云集,帐外更是十万控弦之士,心中不由分外满足。

但凡他有一丝反心,就凭这股力量,足以争霸天下了。

“昨日斥候来报,二十余万辽军已从大定府出发,到达辽国南京析津府大约还需五日,诸位整顿兵马,下一场战事要来了。”赵孝骞沉声道。

帐内众将不惊反喜,纷纷抚掌大笑,一脸跃跃欲试的模样。

种建中道:“殿下,末将以为我军当主动出击,提前布下北部防线,不如以河间府为中心,大军向前开拔五十里布控,辽军若至,我军可以逸待劳,一举歼之。”

赵孝骞点头:“不错,我打算将麾下十万兵马分兵两路,分别从河间府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出发,两路兵马互成犄角之势,以对北面辽军。”

宗泽迟疑了一下,道:“殿下,不如索性率兵马将辽国南京析津府打下来,然后以析津府为中心布下防线,辽国南京若陷,辽军军心必乱,我军可借此一役,一举收复整个燕云。”

帐内众将顿时沉默下来。

种建中和宗泽的意见不一,但他们的战略方向听起来都有道理,于是所有人的目光望向赵孝骞,他们知道,最后拍板的权力在赵孝骞身上。

赵孝骞眉头微蹙,一时有些踟躇。

种建中的意见偏保守,讲究一个用兵谨慎,大军以河间府为中心布下防线,就算不敌辽军,退守河间府城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,不至于产生太大的伤亡。

宗泽的意见偏激进,眼下的战局很复杂,但是如果打下了析津府,那么整个燕云的南北便算通透了,无论战略要地的争夺,还是战略缓冲地带的延伸,都将对宋军极为有利。

更何况,辽国若失五京之一的南京,对辽国君臣和军队的打击将是十分巨大的,这更给辽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。

如果换了一年前,赵孝骞或许会选择宗泽的建议,先进的火器在手,战略上激进一点无可厚非,反正宋军有必胜的把握。

可是如今,赵孝骞还是更偏向种建中的保守建议。

作为一军主帅,赵孝骞要考虑的层面比普通将士更多更深,他要考虑的不仅是军事,也有政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