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董仲舒这种文人博士,你给他啥利益好处都不如抬高一下他,只要把他吹捧起来,他给你做事包心甘情愿的。
果不其然,苏云两句话说下来,给董仲舒说得心花怒放的,一个劲搁那承让承让。
“苏征事也知道,我是儒家的代表,明天就有进行儒道辩论了,按理说这时候我是不应该来见裁判的。
可苏大人心里也清楚,整个大汉的风气都是信奉道家学说,朝中几乎所有高层官员都主张无为而治,我们儒家人的实力非常弱小,这次辩论赛怕不是势均力敌的。
我们倒也不是担心这个,毕竟如今的大汉确实更适合儒家学说,但如今仍然是道家掌控朝堂,一时半会儿是难以改变;
若此次辩论赛全力出击,怕是会得罪朝堂上的很多势力,我们儒家人以后怕是更难在朝中立足了。
我说了那么多,不知道苏大人明不明白我的意思?”
苏云怎么能不明白?
他们势力本来就小,好啊,要是这次辩论得罪的人太多,日后在朝堂更难以立足。
他们不是不想得罪人,毕竟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掀翻道家,让儒家思想成为朝中的主流思想,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。
他所担心的是,得罪了朝中的人后,朝廷和皇上无法庇佑他们,那他们这不亏死了吗?
他们就是要试探朝廷和皇帝的态度,如果得不到他们想要的,他们是不会认真的。
“你们放心,这次辩论是由朝廷组织的,朝廷以往主张无为而治,如今突然把儒家提上日程,来办一次儒道辩论赛,这其中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。
你们大胆放手去做,有朝廷在背后给你们撑腰,而且皇帝也想改变原来的样子,一直被人束缚着的滋味是不好受的。
更何况未来的皇帝也支持儒学,他即位之日,便是你们儒学复兴之时,你们这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?”
苏云把话说的很清楚了,董仲舒就对此事再无半分顾虑,二人又聊了几句客套话后,董仲舒便离开了左丞相府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第二天,大汉朝第一次由朝廷举办的辩论赛,在大朝会结束后召开。
这种事情可不常见,因而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,想用自己这些年的所学所用,来为自己的门派争个输赢。
因为现在大汉主张无为而治,采用道家理念治国,因而道家代表是正方,儒家代表是反方。
儒家这边只有20多个人参赛,但道家这边有着不下150人,而且个个都是大官。
在气势上,儒家的人就先输了一头。
但董仲舒等人不怕,他们得到了苏云的承诺,是输是赢都不会有什么问题。
没什么复杂的流程,直接进入双方阐述观点的阶段,毕竟这才是大家最期待的。
正方有一位治学了50多年的黄博士,一论道家的治国理念,他可有的说了。
“我大汉朝开国至今,已有60余年的时间,一直以道家的黄老无为为治国理念,主张顺应天命不折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