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芍药月季[花滑] > 第131章 这个名额本来就该是他们的。

第131章 这个名额本来就该是他们的。(2 / 2)

这也不是头一回发生。

他们是华夏本土培养出来的,和国际规则不相容。

“小翡,比赛在即,你和搭档好好准备比赛,其他的不用上心。”主任手动给她闭了麦。

以选拔赛的形式主义变化太快公平竞争替补名额。

容翡安慰:“选拔赛就选拔赛吧,你们没有问题的。”

她一点都不担心叶绍瑶和季林越的能力,才组队两年,已经可以雄踞国内二号的位置。

事不宜迟,今天刚下了会议,第二天就是选拔赛,为了进一步体现公平的主旨,朱指导又从二队拨了些苗子过来。

比赛就在国家训练馆举行,规模很小,除了裁判和集训队的成员,其他人概不入内。

一场定胜负,运动员们在休息区整装待发。

“季林越,听主任昨天那意思,是不是不太想让我俩参加团体赛?”

有容翡做引荐人,怀里还有没捂热的奖牌,偏偏他们还要大费周章举办什么选拔赛。

“难说。”

有一个冒昧的小猜想,即将实践。

安雨和廖惟首先上场,滑的还是那段桑巴舞。

表现力的确很强,他们规避了华夏杯时的细微失误,又对各个技术动作的衔接做了打磨,观赏性比上次更好,但毛病还是很明显。

他们的步法还是老样子。

这样的接续步很难在国际拿到高分。

但国内的裁判自有评判标准,在所有选手完成节目后才统一亮出分数。

意料之内,安/廖的技术分又高出一截。

和上次一模一样的结果。

“经过公平公正的选拔,花滑协会的从旁监督,我们一致决定,将冰舞替补名额留给安雨/廖惟。希望其他运动员不气馁不放弃,在其他赛事中争创佳绩。”

“朱指导。”赛后,总指导将叶绍瑶和季林越单独留下谈话。

小姑娘一脸不服输,腰板挺得直直的,张口就说:“安/廖的接续步真有问题。”

朱从育问:“问题在哪里?”

教练就是这么教的,国内专家鉴定过多次。

“冰上图案、步法串的scrape和jup,都不标准。”叶绍瑶回答。

她和季林越的基本功是金荞麦筑下的,又有瑞秋·格林的多次指导,是实打实按照国际鉴别标准培养出来的选手。

“小季,你也是这样认为?”

季林越点头:“国际赛已经多次证明过,绍瑶的判断是正确的。”

“那我来告诉你们,冬管中心的领导班子是怎样的想法。”

安雨/廖惟是携手十余年的大前辈,从十冬会就坐稳了国内冰舞的二号位。

当时的金荞麦还在女单名不见经传,陈新博和前搭档包揽国内各项比赛的冰舞冠军。

后来陈新博退役,新的组合顶上来,一号位置一换再换,却始终轮不到安/廖头上。

他们总是差一口气。

“他们虽然比你们大不了多少,但也是冰舞的老前辈了,资历比你们要高得多。”

很奇怪,分明是以能力决高低的竞技体育,现在却搞起了按资排辈的风气。

叶绍瑶不理解,安雨和廖惟前辈人很好相与,但这不是她可以接受低人一等的理由:“所以能力不是决定项。”

这话很刺耳,朱从育听着不适:“你俩的还缺乏国际赛的检验,这得慢慢来。”

季林越抓住话里的漏洞:“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国际赛名额。”

这是一个死结,他们缺少国际赛的历练,但现在得不到国际赛的资格。

“这样,”朱从育拿出筹码协商,“冬奥前的四大洲锦标赛,滑协会安排你们代表华夏参赛。”

四大洲锦标赛每年一届,是世界顶级的洲际赛事之一,与欧锦赛平级。

但历届四大洲基本在二月举办,时间与冬奥会冲突,故而每逢奥运赛季,会提前避开冬奥会。

明年的四大洲锦标赛定在1月20日,举办地华夏台湾。

没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庆幸,叶绍瑶和季林越拗不过上级铁了心的安排,只能咬牙被迫接受。

朱从育带来的是冬管中心的意思,话语里是补偿,是施舍。

但明年的四大洲临近冬奥会,各国的主力多不会选择在此时出战,这个名额本来就该是他们的。

“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成为前辈。”叶绍瑶愤愤地跺脚。

“在我们获得前人无法复刻的荣誉的时候。”